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4年郑光路《成都旧事》《四川旧事》《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2024年郑光路出版之新书及新闻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岱峻,十分勤奋又含而不露的优秀作家、学者......

作者: -上传日期:2006/7/29

郑光路按:

      

      四川著名学者岱峻也是我朋友,相交不止十年。他曾在《四川政协报》上发表多篇我的篇幅较长的文章,包括有相当影响的《文革四川武斗》。岱峻同我年龄相仿,经历相同,都当过知青....他近年涉猎的是研究华西坝的另一条脉络,那就是华西坝的学术思想。 ............................................

     岱峻说,从宽窄巷子可以看到封建时代的成都,而从华西坝则可以看到近代的成都。岱峻,他是十分勤奋又含而不露的作家、学者........................................................................................
     

      


四川日报 > 文化潮(12版)
打捞历史觅真趣
 
  手上有本陈代俊的新书《发现李庄》,扉页上的作者像里,是一个很精神的“老小伙子”,一点儿看不出有53岁了。倒是从他的字里行间,看得出他喜欢“老趣”,喜欢文化史研究,其作品《绵竹年画》、《四川———中国的避难所》、《从蜀中子弟到沪上名家》等,无不体现着对打捞历史的努力。
  陈代俊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过内江日报编委、副刊部主任,1991年调四川政协报作副刊部主任,1997年任副总编,主办副刊近十年,分管副刊又近十年,发现并培养了一批素质较好的编辑人才,并使今天的四川政协报副刊在全省有了知名度。
  对四川报纸副刊的最大贡献,他自认是1989年参与筹备四川省报纸副刊学会,并承担了首次筹备会及年会。多年来,陈代俊笔耕不辍,多次获得省新闻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而对李庄的率先报道,尤影响广泛,他也因之得到了“李庄荣誉居民”的称号。
  (陈代俊四川政协报副总编辑)
四川日报 > 新阅读(06版)
为什么是岱峻
  ———读《发现李庄》
  ■何大草
  岱峻是我朋友,相交十年,坦率说,我没想到他会写出一部《发现李庄》来。在我印象中,他好美食、好山水,遍地搜好书,到处逛庙宇,还在钢筋水泥的屋顶造园林。当然,他也写文章,走闲适、恬淡的路子。但我显然夸大了岱峻的恬淡,读完《发现李庄》,我发现他的雄心壮志。陶潜说,“刑天舞干器,猛志固常在。”猛志其实一直都在那儿,只是他不说。他把雄心放入耐心,把目光投向微观,把研究变成扫帚和篦子,等我们一觉醒过来,李庄已经不再是李庄,“李庄”成了中国文化版图上一个闪亮的符号。
  25万字的《发现李庄》写得很扎实,我可以想像,岱峻几年的艰辛与毅力。差不多可以说,他下的功夫,是把田野考古和案头研究绑在一块儿做。面对苍茫乡野与湮没的历史,徒有想象是无济于事的。在学问一途,按胡适的名言,是“拿证据来!”在《发现李庄》中,证据处处可见,有文字回忆、书简往来、扣述记录、照片手迹……数以千计,而经他翻阅而没收入书中的,一定更为浩繁吧。拿着这样一部厚实的书,我第一的感受,是兼有信服和佩服。至于阅读的感受,则是惊讶和惭愧。
  我们说到对历史的无知,常用“余生也晚”作借口,在这个机智的自嘲下,很多记忆就毫不吝惜地被遗忘了。讲到万里长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上海、南京,武汉,也许还有重庆和三峡,大概不会留意到李庄;提起抗战八年,自然会书写百团大战和台儿庄大捷,却很少追索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命脉是如何薪尽火传的?《发现李庄》的价值,就是把这个巨大的问题放进小小的李庄,就像历史曾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把傅斯年、李济、童第周、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放进这个偏僻的乡镇。岱峻的回答,是平实地叙述,在密如针线的细节中,复活一个时代的光荣和梦想。
  流亡、贫病,是那个时代日常的存在,即便是恬静的李庄,也无法安全安妥忧世忧伤的人们。活下去,首先就是艰辛的。传说中的林徽因,永远是翩翩的佳人,而李庄的林徽因,是吃尽当光、卧床不起的病人;梁思成的兄弟梁思永胃病、肺病并发,就连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也常以藤藤菜和稀饭度日。常识告诉我们,贫病会让最强健的身体坍塌,稀饭也撑不起一张平静的书桌。这之外一定别有东西支撑着他们,不仅活下去,而且放出异样的光芒来。这就是信念、责任、尊严和骄傲,还有源自惺惺相惜的同情与互助。读到傅斯年为梁家兄弟写的救济申请,还有林徽因致傅斯年的答谢,那种恳挚与坚韧,会让我在感动中沉默。很难确切地解释什么是“精英”。现在流行把神还原为人,说到精英,最便当的说法是,精英也凡俗。话当然是对的,精英的确也凡俗但精英毕竟是精英,是黑夜里的火种,大厦中的梁柱,《发现李庄》是对我们民族精英的再一次发现:在最艰难的时间和地点,他们是怎样地活着?
  大师谢幕、精英匮乏,《发现李庄》是发现、复活,也是恋恋的挽留。但时间就像李庄边的长江水,挽留不住。我听到的,只是挽歌。
 
 
 

 

 

(音频:生活中的岱峻:http://www.91vc.com/Podcasting/Podcast/Default.aspx?User_Account=w3yx1

     前言:5月一个阳光炽热的下午,来到岱峻在省政协报的办公室。推门而入,便感到几分清凉,因为室内布置的庄重简洁,也因为岱峻儒者的沉静气象:高高的个子,浓密的花白头发整整齐齐,交谈之下,不禁让人生出谨严庄敬之心。
   岱峻正在做着关于成都文化的研究,桌面上堆放着他的研究资料:几本旧稿纸、一叠老照片,还有一方一圆两个放大镜。办公室很宽敞,一前一后两个深色书柜,填满各种书籍,房间一角,一盆绿色植物伸出宽大的叶片。靠窗一侧,液晶的电脑桌面是他自己拍摄的西湖美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造访岱峻办公室,是因为《发现李庄》一书,和即将到来的全国“文化遗产日”。岱峻历时4年艰苦调查,写成了《发现李庄》(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以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发掘出抗战期间一批中国文化人在四川李庄的许多被湮灭的史实。因为对李庄的率先报道,岱峻也得到了“李庄荣誉居民”的称号。
  
   李庄,是位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千年古镇,抗战中,由于中国知识界一次群体性的南渡西迁,使她一度凸显为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在前来李庄的一大批文化人中,有傅斯年、梁思成等现代文化史上响当当的精英人物。
   1937年北平沦陷后,建筑学家梁思成与他领导的中国营造学社、与夫人林徽因,在李庄忍饥挨饿支撑了6年学术生涯,以抱病之躯,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建筑学史稿――《中国建筑史》。
   我国的古建筑文物、各种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都承载和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保护和研究这些文化遗产,就是延续和发扬我们民族的文化,深知这一点的梁思成对研究和保存文物古建筑十分重视。1931年后,他与学社同仁踏访了华北、东南、西南15个省,研究了2000多个汉唐以来的建筑文物,为抗战准确开出了一份文化遗产保护清单,解放战争中,他绘制了北平古建筑地图和《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简目》中的大部分文物,成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战争和城市建设等原因,对古建筑和文物造成损毁,令梁思成十分痛心。为保存我国的文化遗产,他曾做过许多呼吁和努力,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梁思成的痛苦,今天仍折磨着85岁的国家文物局前顾问谢辰生,近年来,谢辰生就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数次上书中央。去年12月,在他与十多位学者的联名吁请下,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开始,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是6月10日)。
   作为首个文化遗产日的开启,3月29日,国内四十多位文物界、建筑界学者齐聚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开始“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对六十多年前梁思成及同仁在西南调查的部分文化遗产进行了考察。在梁思成去世34年后的今天,对他的纪念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从梁思成的身上获得了力量。”参加了这次活动的谢辰生说,“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日’从纪念梁思成开始,梁先生的任务我们还没有完成。”
  
         阅读中邂逅李庄
   岱峻在《发现李庄》中,通过文献钩沉与田野调查的“两重考证法”,详细回顾了李庄在抗战时期那段人文荟萃的历史,勾勒出战乱岁月里中华文心学脉弦歌不辍的一段历史,从整体到细节全面再现了“人文李庄”,为后世知识界树立起了一道精神标杆与人格参照。
   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又浸淫于文学典籍,使岱峻集记者的敏锐和作家的才情于一身,但岱峻说自己既非记者,也非作家,而只是一个“读书人”,在偶然随心的阅读中,他发现了李庄。
   岱峻:“我给自己定位是个读书人,读书不带功利性,我看了很多闲书。在长期读闲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两个字,就是:李庄。这些书包括——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还有太平天国研究的大家罗尔刚,他在李庄写了一本书,《师门五年记》,还有李霖灿的研究东巴文化的书,也是在李庄完成的……我就在思考: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李庄做了那么多事?去查文化史和一些当地的资料,但是关于李庄的介绍几乎是一块空白,于是我就开始留意那个地方。本来李庄是一个模糊的符号,但是慢慢走进去以后,我发现它里面有很丰富的内容,它甚至是整个民国学术史的重要部分。”
  
        捕风捉影,寻找李庄
   据岱峻讲,他第一次去李庄,是应《南方周末》之约写一点文字。去的时候恰逢2000年的“五一”大假,邻近的蜀南竹海火爆得不行,车阵一直从江安排到宜宾,然而,没有一个人改道去李庄瞧瞧。
   岱峻:“第一次走进李庄,几乎叫做空手而归。有一次,我在板栗坳的山路上,遇到了一个当地的老乡,他问我,“你是收旧门窗的吗?”我还向一个村干部打听当年的中央研究院,他说,“哎呀,老师你开玩笑,中央的人怎么会到我们这儿来呢?”
   但我就不相信,那么一批先生,在李庄生活了6年,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段历史怎么可能竟不被人知晓呢?我知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抗战前迁到南京,江苏省已把那个旧址定为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营造学社在昆明龙头村住了不到三年的时间,那里都挂上了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可是四川的旧址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几天的采访,岱峻去了上坝的张家大院,寻找中国营造学社的遗址;去了板栗坳的栗峰书院,探访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往事;去了门官田打听社会科学所的旧闻……他在梁思成林徽因住过的房里徘徊,两间房已成了鸡舍;在被梁思成誉为“颇足傲于当世”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守门人讲,门票尽管只收5毛钱,但一年下来,还卖不到1000张票……发现的激动与失落,驱使岱峻把见闻写成了《李庄记事》、《世界将重新叩访李庄》等文章,经《南方周末》等报刊发表后,众多媒体接踵而来。李庄这段被淡忘、湮没的历史,在沉寂几十年后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顺藤摸瓜 走进李庄
   此后,岱峻每年都要去一趟李庄,实地走访李庄仍健在的相关人士,取得了不少的第一手材料。每次去,他总会有种朝觐般的喜悦和身入宝山的收获。随着了解的深入,一座中国学术的富矿在岱峻眼前逐渐清晰起来,李庄,幻化作一个文化符号,一次次撞击着他的心扉,他开始追寻发生在那段特定时空中的人和事,进而探询故事背后的细微末节。
  岱峻:“一次,我在山里游逛,一不小心就遇上一个在土沟边理红苕藤的农民,一问,他竟然和甲骨文大师董作宾的儿子是同学,他还记得他当年的校名就是董作宾先生用甲骨文题的文字。还有一次,我遇上一个农妇,她还记得,她帮的是一户广东人家,那个先生姓全,后来我通过查找资料,知道那个先生叫全汉升,专门研究经济史,是研究运河漕运和寺院经济的,后来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60年以前的事,我都一一找到了对应。我每往前走一步就发现一处从来没有的风景,这些本来是散乱的图片连缀在一起,一下子就复活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化的图景,我觉得特别欣喜,于是越发欲罢不能了。”
   发现的过程也是感动的过程,是感动驱使岱峻持续着艰苦的捕风捉影、顺藤摸瓜、见微知著、辨正去讹的写作发现之旅,也正是因了对李庄那份共同的感动,使当年营造学社的罗哲文、梁思成夫人林洙、梁思成林徽因的儿女梁从诫、梁再冰、李济之子李光谟、以及无数的同济老人,李庄本地的亲历者、热心人尽皆倾力相助。人们纷纷取出藏之秘箧(qiè)的信件、照片,不少散落民间的珍贵史料得以重现天日……
  
         感动于李庄精神
   岱峻说,如果要用一个字眼来概括李庄精神,那就是旧年中国知识分子“忧道不忧贫”的追求,贫病的生活,宛如砥砺读书人的一道试金石,韧性的个人坚持,汇聚成中国知识界坚毅的力量。“李庄”,已不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它凝聚着抗战文化人心中永志难忘的爱国情结。
   岱峻:“原来我们听到《松花江上》那首歌“流浪啊流浪……”觉得抗战时期,整个民族的历史就是迁徙、逃难、苦难的历史,但是还有一点过去没有揭示过,那就是它也是中国的人文学术在抗战烽火中薪传火播、弦歌不辍的历史。
  我书里写的这些中国文化人,是我们民族的智者、勇者。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梁思成、林徽因先生收到了去国外的邀请,梁思成先生断然拒绝了,林徽因先生说:“我们决不做白俄!”
   我在写这本书、接触这些高贵灵魂的时候,有一种精神在往我的血肉里浸润。我感到他们身上有一股正气,他们不是在流浪,不是在逃难,实际上是为了我们民族,在进行一次学术的抵抗。在李庄做的学问,看起来和当时不一定都有直接联系,但是,它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复兴有很大关系,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
  

         李庄引领我前行
   《发现李庄》出版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李庄,2005年,李庄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对它的旅游开发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岱峻用一句话对这部书作了总结,“李庄曾经感动中国,中国应当永远铭记李庄”。从《发现李庄》开始,岱峻也发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博大深邃的精神世界,在这种精神的浸润下,他开始了对成都抗战时期文化历史的研究,
  岱峻:“李庄不是一个孤立的李庄,它在人文抗战的大背景之中,和国际社会、和许多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我就把对李庄的关注扩展到对抗战时期文化史的研究上去了,本来是关注一个李庄,现在又牵涉到李庄和成都的关系,开始了对华西坝人文历史的追踪和思考。
   成都尽管做过三国蜀汉政权的国都,也做过五代时期前蜀后蜀的国都,但是,它在全国的文化中扮演着最最重要作用的,应该是唐代和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的华西坝,是中国重要的学术城。一位叫亨斯曼的外籍博士曾写道:“可以说,世界上任何地方最著名的大学教授和学术权威们都聚集在成都。”这话也许有点夸张,但当时成都的确聚积着一大批杰出的人文学者。”
  
         生活中的岱峻
   写作了《发现李庄》的岱峻,是个爱听传统戏曲、能烹调上佳菜肴,过着悠游生活的读书人,对风流云散的旧日景观格外迷恋,他喜欢文化史研究,其作品《绵竹年画》、《四川——中国的避难所》、《从蜀中子弟到沪上名家》等,无不体现着他对打捞历史的努力。在朋友眼中,岱峻是一个善于从平凡中发现情趣的人,他好美食、好山水,遍地搜好书,到处逛庙宇,还在钢筋水泥的屋顶造园林。他的文章,走的也是闲适、恬淡的路子。
   岱峻夫妇的生活是由美食、旅游和读书构成。岱峻和妻子当初相识,是因谈做菜才拉近了距离。在他们的理解中,旅游,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读书,犹如进行精神的探险,都是在另一个坐标上去丰富生活的感受。岱峻的旅游,不是去已经成型的旅游区去追随众人的脚步,而是独辟蹊径,去自己体会发现的乐趣。
   岱峻:“我去旅游,一般是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当地有什么交通工具就乘什么交通工具:坐手扶拖拉机、骑马……去那些旅游已经比较成熟的地方,每一步都是别人给你设计好的,是在购买批量生产的商品,写的文章、拍出的照片都是千人一面,难有新意。因此我更愿意做一个背包族,虽然比起年轻的背包族我年龄大了些,但仍兴致不减。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不断延长生命的时间、拓展生存的空间。我旅游,一般在去一个地方之前,都会在网上搜一下,去贵州苗乡,我会看苗族最集中的地方在哪儿、苗族的节日,看当地做排箫的、做银饰的、做蜡染的在什么地方。回来以后,我还会看些书,去了江南,回来就看张岱的《西湖梦寻》、曹聚仁的《万里行记》。这样,本来只是跑马观花的印象,就得到了深化,直接和古代的地理、历史、文化与民俗发生了联系。”
   岱峻家楼顶有个露台,坐在上面,能听到头顶飞机来往的声音。家里的客厅书房卧室,清一色的日式风格,家具全部由木材和竹制品构成,一尘不染。通过劳动把日子过好是他们夫妻的生活信念,在80平米的露台上,他种了七里香、月季、蔷薇、紫藤、栀子花、玫瑰等60多种花,花开时整个露台香气扑人,他凡事喜欢自己动手,给花施肥、亲手做盆景,干得大汗淋淋,很是知足。
   平日里他们爱好很多,每周六下午,会去悦来茶馆听折子戏;喜欢美术,不错过各种艺术展;热衷收集民俗年画;网罗各地有特色的小玩意儿摆放家中。几年前,《南方周末》把他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成都人精致生活的样本,描述了他的生活形态。
   岱峻说:“我们抱定的生活态度,就是感受和赏玩,这种方式最好。如果心里老想着赚钱,心就不静了,要没有闲,也就不会全心全意。生活要有情也有致,既简单又丰富是最好。”
   在岱峻身上,体现了成都文人的一种气质。成都的现代文人,在成都这种环境下生长,不光有鲜明的地域色彩,不光有成都人普遍具有的追求生活品质、懂得享受生活等特性,更体现了成都文人独特的精神和人文追求。这种精神和追求,早已融入民族的血液,将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以下图片由岱峻提供)

吃人家的饭不如流自己的汗--岱峻在家中

林徽茵粱思成

 

岱峻短篇作品一例

 

                                             考古学家梁思永Sx
(c)现代艺术部落 -- 现代艺术部落  QB?@w
                                                                                作者     岱峻(c)现代艺术部落 -- 现代艺术部落  KQsr&
(c)现代艺术部落 -- 现代艺术部落  q{,
  一梁启超一生有过两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1891年(光绪十七年),梁启超19岁时入京与长他四岁的李蕙仙成婚。婚后夫妻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李蕙仙与梁启超结婚时,带了两位丫环,其中一位即王桂荃,王桂荃聪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妇喜欢,1903年她成为梁启超的侧室。梁启超九个子女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un6G7G
  梁思永1904年生于澳门,曾在日本念小学,回国后进入清华学校留美班,随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及人类学。留学期间,梁思永参加了印第安人遗址的发掘。1927年初,他写信给父亲,表示想回国实习并搜集一些中国田野考古资料,作毕业论文。b
  父亲回信,从出席清华学堂欢迎李济、袁复礼考古发掘归来的感想谈起,建议他回国,“跟着李、袁二人做工作,一定很有益。”KmX
  父亲的信,是一点点收拢的风筝线。于是,梁思永提前回国担任助教,在清华学校整理李济在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所出土的部分陶片,并写成英文专刊《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之新石器时代之陶器》,获得了哈佛大学研究院考古专业硕士学位,成了第一位受过正规现代考古学训练的中国人。)
  那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创时代嵛闹性谥芸诘辏罴谩?lt;BR>  袁复礼在仰韶,董作宾在殷墟……纷纷扬起了锄头,开始了中国人独立进行科学发掘的历程。`39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有一句名言:“我们不是读书的人,我们只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果然我们动手动脚得有结果,因而更改了‘读书就是学问’的风气,虽然比不上自然科学上的贡献较有益于民生国计,也或者可以免于妄自生事之讥诮罢?”傅斯年希望以考古学来重建中国的“古代科学”。他提倡学者走出书斋,改变“读书就是学问”的传统。他把麾下的考古组始终锁定在田野考古的方向上。#M/7
  梁思永1930年回国后,正式参加史语所考古组。他只身赴黑龙江昂溪遗址进行发掘,而后去通辽河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但“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三省后,这个地区的考古发掘只好中断。|SB|R
  梁思永转而参加了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他在发掘方法上提出了明显的改进。殷墟发掘首次由董作宾主持,目标在于探求甲骨,他提出了“殷墟淹没说”;第二、三次由李济主持发掘,也赞同这一观点,误判地上文化层是由洪水淤积而成。自梁思永参加殷墟第四次发掘后,彻底摈弃了“殷墟淹没说”,开始确认版筑上的柱础石和窖穴等考古遗迹,复原建筑遗址。yD
  梁思永还主持了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和河南安阳西北冈的发掘工作。城子崖遗址上层为东周时代遗址,下层是首次发现以磨光黑陶为显着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初称为“黑陶文化”,后来该遗址被命名为“龙山文化”。GL^'=4
  通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梁思永在错综复杂的地层堆积中,明确了仰韶(彩陶)、龙山(黑陶)和殷商(青铜)文化的迭压关系,首次判断出这些文化的发展序列,这后冈三迭层的发现,建立了中国考古学的典范,成为中国近代考古学迈入成熟阶段的显著标志。B[gpzD
  1939年,他在“第六次太平洋学术会议”上提出的论文中,全面总结了龙山文化,直至今天,对龙山文化类型的进一步划分,仍导源于梁思永半个世纪以前的创见。9Qm!
  1941年梁思永、董作宾合著的中国第一本大型田野报告《城子崖》在四川李庄石印出版。cM0MwU
  二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决意以四川为抗战大后方,以重庆为国民政府驻地。中央研究院早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化整为零,以所为建制,陆续迁徙。史语所先由北平北海静心斋迁至上海曹家渡小万柳堂、南京的北极阁;后再迁湖南长沙城东边的圣经学校;不久又由长沙撤退昆明。梁思永受命于危急之中,临时代理史语所所务,领着史语所同仁,带着妻女,颠沛流离。n;Rba=
  每次转移,梁思永都指挥全体同仁一齐动手,把二十多万册书籍和文物装成六百多个大箱,然后经由卡车、火车、木船、轮船,一站一站,押运到目的地。8$xfxt
  史语所档案中,有梁思永致湖南教育厅朱经农厅长的电文,“存件劳神安置公私极感”;朱经农的回电却有些不客气,“存件无法起运,分别砌入地下室夹墙内。保管员穷极,汇生活费。”f;~*
  史语所青年研究人员劳干、陈述在昆明曾写信向在重庆的傅斯年所长报告:45l>
  学生等三月十二日到滇,……此次千里长途运公家要物来此,李启生、高晓梅诸君费力甚大,梁(思永)先生尤卖力气,生等亦随同料理,不敢分一、三组畛域,亦不敢辞事务工作也。……N
  很快,昆明上空的轰炸也越来越密。傅斯年希望能搬到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最后选定了四川南溪县的李庄。fUuF+
  1940年10月底,梁思永一家迁到李庄,住在羊街八号罗南陔家。史语所在板栗坳山上办公,罗南陔家在镇上的江边,两下隔着七八里地。梁思永遂周一一早上山,周六晚上下山。山上住六天,家里住两夜一天。在板栗坳的办公室,他忙于工作,不舍昼夜。虽然是室内案头,但拼命的精神,不逊以往田野工作。~6o
  梁思永的助手石璋如曾这样回忆:梁先生在昆明时,他骂昆明的气候,不冷不热,造成人们不死不活,没有一点进取心。迁四川后,夏天闷热,冬天湿冷,称得上有刺激性。第一个夏天,日间工作之暇,他穿着背心短裤打乒乓,以保持健康。晚上不但闷热流汗,蚊子又结队来叮,不能作工。只好在戏楼院的观赏台上燃火熏蚊,大家围火而坐,谈天说地,一面用扇驱蚊,一面用扇取凉,烤火摇扇,别有风味。lM`$S/
  梁思永早在30年代初就得了肋膜炎,1941年2月,梁思永又突然病倒,当时他的妹妹梁思庄带着女儿吴荔明正在去四川的路上,当她们在广东祖父家里暂住时,收到梁思成从李庄寄来的信:|^2Ii0
  三哥(梁思永)到此之后,原来还算不错,但今年二月间,亦大感冒,气管炎许久不好,突然转为肺病,来势异常凶猛,据医生说是所谓gallopingT.B.(奔马痨,一种肺病)。好几次医生告诉我Critical(病情危急),尤其是旧历端阳那天,医生说angthingmayhappenanytime(随时可发生意外)。形势异常危急,把我骇得手足无措。其实也因二嫂已病了一年,医疗看护方面都有了一些经验,所以三哥占了这一点便宜。……竟度过了这难关,至六月中竟渐渐恢复常轨……PFp
  用英语写成的部分也就是最机密的内容,梁思成的用意显然不愿让家里更多的人担心。(人民政协报2004-12-02 )"K0

                浏览次数:967--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1970年的十三个犯人的死刑判决书
----下篇文章央视国际:[财富故事会]青城派商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