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象
本网宣言:
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发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将本网打造成中国独具特色的的一流民间文化网站!
本站导航
本网内容十分丰富,已受到国內外广泛关注和好评,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有影响力的文学网站之一。
注意!
网友如欲简便阅读本网内容,可直接点击每栏目的“荟萃”
再直接点击阅读您有兴趣的文章,以少翻页的麻烦。
本站简介
四川实力派作家的最具特色的文学网站
站长资料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 ·电子邮件:ZGL706@vip.sina.com ;ZGL706@263.net
站长简介:郑光路,独立学人,国内多家刊、报特约专栏撰稿人。 人生经历丰富,红卫兵、知青、木匠、大学生、记者、演员、运动员、四川和广东某高干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还曾办企业、当书店经理....走南闯北、交游甚广:从高级官员到底层民众,从文人雅士、著名艺术家等到武林豪客、僧道人士等三教九流人物……都有交往。但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发表较多作品。1990年后,全力从事文革、文史、巴蜀本土文化研究和文字写作,寂寞地默默耕耘。所做的多为吃力不讨好的学问。但自认自己许多作品,将在历史上或多或少留下痕迹,在某些领域内将成为后世治史者案头有用的参考书。
先后发表2百万字以上的文章。国内,1991年出版长篇《气卷神州》,多次再版发行十万册以上。1995年出版《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2005年出版《川人大抗战》.....各书出版后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好评,至今中国许多网站、书籍资料中均注明将该书列入“主要参考资料”。
文革研究类成果较多,如长篇连载《文革高潮中的四川》载党史刊物及《蜀报》、《炎黄春秋》等,首次在国内全面、系统、多层次详实记述了文革中全国动乱典型四川的真实情况.....海外已出版的专著《特殊的战争--文革武斗》、《世界罕见的文化现象一一中国文革文斗》二书共80余万字,从普通民众的视角切入,作宏观、系统、全面评述,反映了文革时期整个中国真实社会现状,独具一格的研究得到各界广泛好评和重视,相关人士认为填补了文革史研究的很多空白,奠定了郑光路文革史研究的学术地位。
早在1987年,香港的《明报》、《大公报》、《商报》、《文汇报》....澳门的《澳门日报》、《华侨报》.....及《珠海特区报》、《四川日报》、《四川政协报》、四川广播电台等都曾报道评论。作品多次获奖。国内海外多家报刊媒体、网络多次报道过事迹、并评介其作品。
相关人士普遍认为:郑光路文革、文史、巴蜀文化研究等作品,都具有材料独特、新奇、大题材等个性特色、立意深刻独到,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学者风范....
本网特色:既强调高雅性、学术性、独特性,更强调接近广大民众,文学必须反映真实生活。 本网重点在研究历史和文学、地方乡土文化,及真正的民间武侠文化。文史、文革史、抗战史、鲜活的武侠文化研究是本网几大独具特色的大板块。
本网不涉及当前敏感政治话题。
本网虽不很大,但已受到国內外广泛关注和好评,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有影响力的文学网站之一。 本网深知当今中国藏龙卧虎,许多高人雅士、各界学者、作家及网络文学青年们思想敏锐、学力深厚,但大都深藏不露。本网愿虔诚地向各界朋友们学习! 本网欢迎各方合作、相互链接。有意者请电邮来信。
"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国际一级域名地址:http://www.tstcwx.com 或http://zgl.tougao.com 。然后来信,本网将在一天内迅速链接贵网! 本网专门有网友来稿交流、求助、呼吁、自荐等专栏。欢迎来稿来信。对特色来稿本网将设专栏隆重推出! 本网内容丰富,请一定注意点击首页每栏目“more”翻页,有更多精彩文章等你鉴赏。
注意: "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国际一级域名地址:http://www.tstcwx.com.cn 及 http://zgl.tougao.com
来信来稿请寄:ZGL706@vip.sina.com,或ZGL706@263.net
网管丁志民先生收
本网历史顾问:王大炜(成都市民革文史委员会主 任) 本网图书出版顾问:杨佛章(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编审) 本网法律顾问:帅大坤(成都市通顺法律事务所主 任)
蜀ICP备05032225号
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中国投稿热线 制作
郑光路《养生感悟屑语——本网指南》
1.
有朋友见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后说:“怎么又是文又是武?” 我说:这其实就是本网重要特色之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阴阳相生、文武结合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孔夫子为例,这位知识分子的老祖宗被尊为“文圣”,以常人想象必定是病蔫蔫的老头子了。其实,孔子膂力过人、武艺超群。据《吕氏春秋·慎大》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可见孔子能举起城门,活生生的武人,却无意以勇力成名。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奉行“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孔子力倡“六艺”教育,使文武合一的教育系统化,使德智体融会贯通全面发展。 他教弟子六艺(《周礼·保氏》曰:“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故《礼记·射义》说:“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可见其射艺之精。《史记·孔子世家》记孔门“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见孔夫子不但教“子曰诗云”,也赤膊上阵当枪棒教头…… 如我要写武侠小说,除“至圣先师”老招牌外,还一定封老人家为“文武全才开天辟地至圣老侠客”,封子路、子由为掌门大师兄。 在我生平接触的老武术家中,很多人文化素养都不错,虽为典型武人,然学识渊博,诸子百家皆有涉猎。他们常说:“世人每觉武人粗鄙,但古今来武人都是‘武棒锤’么?岳飞岂不是武人,戚继光岂不是武人,但论学问胜一般文人多矣。现已进入科学时代,国术非小道,武人亦当弄文,所谓‘文人应武,武人应文’!” 在我接触的不少文人中,也大都讲究养生之道,并作为人生修养重要内容。
2.
物欲横流,世上之人,活在世上说酒色财气能全戒,多为妄语。 无论士农工商,虽再自称旷逸豁达之人,也终难陶醉沉溺其中而不自知。但朋友须知:我们经几世几劫才变个人实不容易,总务必要留几分清醒。须知人生苦短,健康、生命、活人真味第一。我青少年时不知此理,孜孜汲汲苦累不休,很吃了些苦头。后渐悟此,得大欢喜。
读《三国演义》,开篇的“临江仙”词,令人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有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是我们成都(新都)人、明未文人杨慎所作。杨升庵名慎,字用修(1488-1559)升庵是其号。生于弘治元年,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棗中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因朝议斗争,被谪戍云南,终身不赦,客死于异乡。 作者身为首辅之子,23岁即中状元,风光无限,好兴奋。1524年,却吃饱了为皇帝家事去以身苦谏,嘉靖翻脸不认人,立马将其发配至云南保山三十余载未回,杨慎终老彩云之南,去大啃“饵块”、和“三个蚊子一碟菜”的“云南十八怪”作伴,一身抱负成空...... 此词其实也是栽了大斤头后的“悔过书”,收在杨慎晚年所著历史通俗说唱之作《廿一史弹词》(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一段相当于 一回。此词系第三段开场词),后来被罗贯中、毛宗冈移置于《三国演义》卷首。 电视剧开演就唱此曲,引发人们对人生际遇无穷感慨,但多误为罗贯中书中语。有几人能解得此乃杨状元肚皮头沤了30多年的苦水啊?
我30岁后,也常诵佛家《心经》:“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后忽顿悟:儒释道都讲究养生之道。儒家杨慎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实乃佛家之《多心经》也!也实乃老子“上善若水”“清静无为”之《道德经》也! 有此顿悟,不敢自秘此悟、也不想去申请专利(哈哈!),贡献给读者诸君,对您健康而言,肯定比啥子青霉素、维生素、蜂王浆、人参精好得多。我业医多年,决非诓语。因西医多属机械唯物论,每每只见“病”不见“人”,把病人当成—块需要修理、更换零件的机器。其实人者,能以心理调控、暗示、影响的动物,理应比猴子更高级些才是。中医,有整体观念,讲辨证施治,但现种植中药如种白菜、罗卜,化肥农药齐来,中医要想华佗再世已成美梦……何况现在一些医院也不讲究“医者仁术也”,甚至连早年提倡学高鼻子白求恩大夫救死扶伤的空话也听不到了,大多以收钞票为治病大目标。老百姓说“医院,医完”,把票儿医完了,谨防还收命。东北那医脱500多万仍死、打官司闹到卫生部的就是一例。近来啥子“欣弗”药医死—串串人惊爆全国,又是一例。
所以,本网提倡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人文精神,使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使文学、学术研究只成为象牙塔中僵死、衰弱之事。本网愿与网友诸君共同探讨严肃高雅的学问,也愿与网友诸君共享人生健康(生理、心理)之真乐!
诸君如有各种文稿或高见,请惠寄本网。只要言之有理,—概发表,并向您虔诚学习。
郑光路信笔书于200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