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向我约稿
[首页] [关于本站] [新闻中心]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我的相册] [留言板]


2022年6月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出版!
郑光路文革研究[图为海马图书公司出版的郑光路80余万字研究文革史专著《文革文斗》《文革武斗》的封面]
郑光路文史及批评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右)与《水浒传》饰演李逵的赵小锐摄于电影剧组]
郑光路武术研究及武侠小说类作品[郑光路曾被武术专业刊物选为封面人物]
郑光路文革旧事、诗词书信、游记类作品[左图为郑光路脚踢兰天习武照]
拍案惊奇!郑光路精彩特稿[图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及夫人濑田裕子与郑光路合影]
文史长廊精品[左图:郑光路(左1)应邀拍电影时]
文革类老照片.美术作品链接[左图:郑光路当医生时和原珠海市市长梁广大(左)合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现象研究专栏[图:郑光路(左1)与常演“皇帝”的张铁林先生(左3)]
郑光路巴蜀文化及历史类作品[篮球巨人穆铁柱和郑光路]
近50年当代史研究史料[左图: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负责人庄炎林(左)与郑光路合影]
[文革专栏]本网特色,翻页内容甚多![本栏图片:郑光路1966年在天安门]
评说成都、四川[图为著名学者魏明伦先生(右)与郑光路]
四川特色作家文章[左图为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先生(右)和郑光路]
历史往事揭秘专栏[左图为郑光路收藏的文革宣传画]
“社会评论”精品转载[左图为郑光路(左)与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学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掠影[左图为张邦元(右)绝技童子功“隔山望月”与郑光路同摄]
中国知名文革史研究者精品专栏(!本网热烈推荐:链接严肃学术网站渤海大学网),极其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专栏[老武术家王树田(中)郑光路(左1)刘绥滨(左2)市武协副秘书长王学贤(左3)]
!连载郑光路最新长篇力作《打工妹怪遇》欢迎阅读和书商、出版机构及影视改编合作!
网友交流专栏[郑光路作品讨论会上民革市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大炜(右)作家白郎(中)和李克林教授(左)]
《川人大抗战》选载[成都媒体为《川人大抗战》举办座谈会后李克林、流沙河、王大炜、卢泽明等先生同摄]
巴蜀文化和掌故[海外作家与成都卢泽民、章夫、冉云飞、郑光路(1排左1)、白郎、蒋蓝等]
今年郑光路有影响的新作[左图上排右起:郑光路、郑蕴侠、副导演商欣。下排为导演刘子农及张国立、王姬等]
当今文学界之怪现状[文革结束郑光路(1排右1)考入大学与同学去安仁镇接受“阶级教育”]
转载网络精品[1987年郑光路(右1)与华西医大副院长张光儒博士(右2)在珠海工作时游澳门]
老成都掌故[左图为郑光路(右1)在青城山上清宫与道士练剑]
武侠文化[左图:右1郑光路,右2习云太教授(中国武术一级教授),右3刘绥滨,右4铸剑专家龙志成]
滑稽妙文选[人生如戏,图为郑光路(右1)1985年应邀参加影视剧拍摄时照片]
中国文学、史学与世界[图为法国学者大卫(左)和郑光路
巴蜀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本栏图片说明: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芳(中)、张目(右1)和郑光路合影]
四川及巴山蜀水人文[左图为郑光路(1排中)1985年与几个弟子同摄]
当今社会奇稀罕事、伤心事、可怕事[左图:郑光路舞禅仗习武照]
文史文学精品转载[图为1990年郑光路(后排右2白衣者)与众武术人士在少林寺参加武术拍摄]
郑光路欣赏的古典、文学、史学作品推荐[1986年郑光路(上排左3)参加武术表演赛后和四川武林好友摄]
阅之有益的史学方面学术文章[图为郑光路(中)当医师时在医院为病人作手术]
郑光路著《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选录
郑光路文革研究专著介绍[图为两本专著封面]
四川近、现、当代史研究史料参考[郑光路198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时照片]
文化与教育[图为郑光路练铁指功练武照]
体育武林前辈【左图:1984年时郑光路与李孟常师傅(右)。右图:郑光路与黄林派钟方汉师傅(右)】
郑光路巴蜀文化研究专著[郑光路与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
隆重推荐作家原创精品[《武当》杂志主编刘洪耀(右)与郑光路]
过来人回忆文革历史[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当受苦知青时,点击图很瘦]
官方报刊资料(主要为文革时期)选登[本栏图为文革中的恐怖刑场]
知青问题研究[郑光路1970年当知青时艰难环境下仍自强练功“朝天蹬”]
名家杂谈精粹[郑光路(左1)与四川武术名家黄明生(左2)、李兴白(左3)1985年在电影剧组]
抗战文史[英勇殉国的饶国华中将之女饶毓秀(左1)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子李克林(左2)与郑光路]
四川著名学者、作家岱峻专栏[作品充满空灵雅趣和智慧沉思。图为岱峻夫妻恬静生活]
四川著名特色学者、作家陈稻心专栏[图为陈稻心先生(左)与郑光路]
中国著名作家雁翼专栏[左图为中国著名老作家雁翼(左)与郑光路合影]
学术界百家争鸣[左图:四川曲艺界大师邹忠新(左)与郑光路在一次文艺会上]
武侠小说评弹[1986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肖应鹏(右3)在一次会上]
四川著名武术家(排名不分先后!)[郑光路(左1)与著名武术家王佑辅(左2)邹德发(左3)合影]
宗教文化与人生、文学[图为郑光路(左)与四川一高僧]
佛道、医学、养生文化[图为郑光路(左)与武友在山中古佛寺练武养生]
纪实历史、文学长篇[香港《明报》1987年刊登郑光路当医师搞科研时照片]
中国传统文化名篇[1987年郑光路(右1)与老武术家王树田(右2)、全国地趟拳冠军陈刚(右3)]
门外诗歌谈[图为文革时期郑光路(下排右1)和红卫兵战友]
放眼世界专栏[红卫兵文革闯将]
免费网上书屋、实用网站[more翻页还多!]图为毛泽东与张玉凤
中国各地优秀作家陆续推出专栏
重要精华文章专栏![左图:中国民生真实的另一面“黑窑矿工”]


·写作范围:文史、文革史、抗战史研究,以及社会纪实文学作品(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类纪实)
·姓名: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笔名:站长:郑光路
·电话:--
·手机:423648068@qq.com
·OICQ:--
·电子邮件:423648068@qq.com
·通讯地址:中国.四川省.
·邮政编码:--
--管理中心

  本站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作者】高东洋 刀光剑影话金庸——对金庸小说争鸣现象的历史考察

作者: -上传日期:2006/7/23
  【原载】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


  【作者】高东洋 刀光剑影话金庸——对金庸小说争鸣现象的历史考察 



  【作者】高东洋 
  【内容提要】
  运用详尽的资料阐述了金庸小说在中国大陆的传播、“金学”的研究状况,王朔、金庸的正面交锋,争论的焦点及文化内涵、有关的网上大战等问题,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受人瞩目的争鸣现象之一—金庸小说争鸣现象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历史考察,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

  【关键词】 武侠小说;雅与俗;文化内涵 



  有文坛争鸣现象以来,涉及的读者面最广、参加的人数最多的,恐怕当属二十世纪末的关于金庸小说和金庸现象的争鸣了。

  金庸,原名查良铺,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中学期间抗战爆发,随校流亡,辗转求学,后考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1946年以后在杭州《东南日报》、上海《大公报》任职,并在上海东吴法学院法学系攻读。四十年代末移居香港后,在香港《大公报》、《新晚报》和长城电影公司任职。后创办香港《明报》、新加坡《新明日报》和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现任香港明河集团公司、明河出版公司董事长。金庸从1955年到1972年的十七年里,先后推出《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中长篇小说十五部二十六卷(计一千一百万字),赢得了“文坛侠圣”、“武侠宗师”的声誉。

  四十多年来,金庸小说在海内外所拥有的读者恐怕是其他任何作品所不能及的(他的书光盗版就在中国卖出了上亿册,大陆读者以上亿计)。宋代时说“凡有井水处,人人歌柳词。”二十世纪末金庸小说的流行状况可以说是“凡有华人处,人人读金庸”。他的书被喻为“成年人的童话”、“俗极而雅,奇而致真”。这也造就了无数金庸迷。金庸早已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作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一、初次对峙

  1979年以前,大陆与香港近在咫尺,书店书摊从未出现过武侠小说。1979年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文坛的复苏,尤其是邓小平的《中国文艺上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词》发表后大陆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随即增多,1980年10月广州《武侠》杂志首次连载了《射雕英雄传》,从此新武侠小说进入了大陆。就金庸小说在大陆的流通史而台,1987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这是金庸小说登临大陆的开始,而且这种登临并非出自金庸本人的念愿,他大多以盗版形式将金庸小说强行裹挟而来  (大陆最早公开发行的港台新派武侠小说是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和梁羽生的《萍踪侠影》,于1981年分别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印行)掀起一股出版热、读者热。至1985年金庸小说的盗版达到最高峰。以金庸为主的新武侠小说广受读者喜爱,把金庸武侠小说热推向新的高峰,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1986年《中国》第八期上刊登了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的《读金庸》一文。他认为:“金庸小说所包含的历史的、社会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当代的侠义小说家中是极为突出极为罕见的。”在文末赞同把关于研究金庸小说的学问叫做“金学”。

  1988年是有特殊念义的一年,学术界认识到对于新武侠小说二十年来风行世界华语区的现象和其文学价值,已经到了应当严肃研讨的时候了。3月12日的《文艺报》以《武侠小说初登学术殿堂》为题,对首届中国武侠小说研讨会作了报道,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全国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出版社高度重视,相继掀起了出版金庸小说的高潮,各杂志纷纷为“金学”研究鸣锣开道。更令“金迷”和“金学”研究者振奋的是,1994年10月,金庸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的九位大师中被排为第四,紧随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而在老舍、郁达夫、王蒙、张爱玲、贾平凹之前。与此同时他又被北京大学隆重授予名誉教授的头衔。北大著名学者严家炎在授衔仪式上致贺词,认为“金庸的艺术实践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这是一场文学革命,是一场静悄悄的进行着的革命。”



  【原载】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浏览次数:1241--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作者】吕晓明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审美内涵
----下篇文章【作者】李健亚 金庸武侠:超越与演变